iT邦幫忙

DAY 12
0

自由軟體運動發展史與宗教發展史的比較系列 第 12

自由軟體運動發展史與宗教發展史的比較 之11 :受洗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今年因為要送國二的女兒暑假赴大陸訓練的兩個月寄宿,擔心她在廣州的安全,出於父母的關心,她本人不反對的情況下(不勉強下的自由意志),

接受了受洗儀式,我們是採受洗的原始儀式,在身上做個記號,讓上帝能識別,免於魔鬼的陷害。

做為一般的無神論者,這種做法有一點試探的意思,或是利益交換,藉由受洗求得身心的安全。當然,暑假兩個月平安的結束,除了剛去的一兩週,胃腸有點不適,期中有點中耳炎,其他時間基本上順利。

之前有提到,即使是媽媽受聖靈感召而受孕誕生的耶穌,都堅持在近30歲時在約旦河讓約翰受洗。聖子如此重視,何況凡人。當然在受洗前,女兒還是有按照傳統,上了一定時數的思想課(此思想是指宗教教義的理解思辨課)。


做為沒有慧根,沒有聖靈感應的遺傳,其實女兒這段時間,沒有體現出受洗的差異。

必須承認的是,受傳統的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想法,其實對宗教信仰抱持著對聖經歷史的好奇,及和現今政經環境的互動的觀察,所以筆者自己還沒有受洗,仍在長路漫漫的慕道中。

因為不愛禱告,讓自己的聖靈感應體質更低了,所以對宗教的實踐,就是星期日的社交活動,聽傳道佈道對筆者而言是嚴肅的,每週的反省。相對於吃吃喝喝的外出胡混,覺得這類的聚會比較環保,不浪費資源,消耗地球。


最近在PLAY 商店,發現一本由香港同胞施諾著作的令勿噴飯的謝飯,做為虔誠的教徒,他看了很多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信徒,在試閱的章節,他直接就指出一般基督徒中的三無本色,無知,無能,無責任感,而這些教徒,會用經文化妝自己的這些三無本性。

回來google 一下這本書,網路上有關宗教的資源向來不缺,這本書不少人看過了。

這類的書在台灣較少見,或是可能筆者比較偏好宗教史,或是宗教思辯的書籍,初看這本書,還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。

有一個網站是http://exchristian.hk/home/ 離教者之家。

這邊大量的觸及了,離開基督教的離教者的大量想法,基本上,和任何團體一樣,都有人的問題,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,

人在江湖,...,這大家都懂。

每一個教會,都有一個KPI,就是經濟上能獨立,所以中短期目標是會眾的增加,中長期目標準是建堂,其實這兩個目標,筆者心中總覺得不太讚同。可能筆者不太喜歡看著一些陌生人來來去去,反而喜歡有老朋友的感覺。會眾不在多,有力就好,聖堂不在大,有仙在就靈。


人在社會上混,常會有一些負面力量超強的同事,同學,路人,不想熟的人打擾,有時候,請他們來教會,看著他們的表情,好像自己染了傳染病,讓他們感覺怕怕的,覺得這層保護罩,還不錯 ,就像路上遇到一仙木尊在為建廟募款的道友,筆者有時很難擺脫糾纏,就直接說我信基督的,一般還真的不睬我了。所以社會一般對教徒的觀感,的確是有點異樣的眼光,有時不能全怪別人,看著這本反省的書,有恍然大悟之感。


Stallman先生,不需要宗教信仰,卻是一個信仰堅定的人。其實非常夠格做為信仰的案例。


上一篇
自由軟體運動發展史與宗教發展史的比較 之10 :伊甸園
下一篇
自由軟體運動發展史與宗教發展史的比較 之12 :教會
系列文
自由軟體運動發展史與宗教發展史的比較30
圖片
  直播研討會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